瓦楞紙相常見版型
常見版型
A型
材質大多為A楞或B楞,為一般常見的紙箱樣式,包裝使用時上下皆需用膠帶封箱
其他說法 |
CNS規定箱型 A-1[0201] |
常見用途 |
運送、收納皆適用,為目前應用最廣泛的箱型 |
優點 |
不需另開刀模,因此製作成本低。 |
缺點 |
上下皆需用膠帶封箱。 |
飛機盒
其他說法 |
N型、展示盒、Pizza盒 |
常見用途 |
適合用來寄送小型電器產品或是書籍、CD等,厚度較薄等物件。 |
優點 |
組裝式版型,不須用到膠帶,可以重複利用。 |
底插入型
其他說法 |
日本底,底地獄 |
常見用途 |
小型物件如小型電器、雜貨、禮品等,皆適用。 |
優點 |
底部和開口皆為插入式,因側邊不需膠帶,可大幅減少膠帶使用量,重複使用性高。 |
缺點 |
由於底部是組裝插入式,會有凹凸不平的可能。 |
十字盒
其他說法 |
展開結構式、十字展開盒 |
常見用途 |
適合用來寄送或包裝書籍、CD、衣服等,厚度較薄的物件。 |
優點 |
薄度可從10mm~80mm。可彌補A型紙箱的不足。 |
缺點 |
因四角無支撐,依使用需求有時可能會有強度不足狀況發生。 |
糊底盒
其他說法 |
一體成型,one touch |
優點 |
比底插入型安裝容易。 |
優點 |
適用於大量生產,需要大量才可接單。 |
上下插口盒
其他說法 |
普通盒、牛奶糖盒、上下插口盒 |
缺點 |
需開刀模,需大量。 |
什麼是瓦楞紙箱?
瓦楞紙的起源
1817- 世界第一個商用紙箱問世(非三層楞) 英國
1890- 羅伯特‧蓋爾(Robert Gair),意外發現用來打印只袋子的機器,也能用來裁切出特殊形狀的紙板,於是他利用已打好形狀的紙板、透過折線,意外設計出紙箱最早期的版模,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「刀模」。 雖然此時發明的紙箱,還不是我們現代所使用的瓦楞紙,但這一意外發現,造就了紙箱被大量應用發展的輝煌期。
1895年-美國開始大量生產瓦楞紙箱,「瓦楞紙板」和「瓦楞紙箱」演變為國際貿易的項目
瓦楞紙相關術語
磅數瓦楞紙1平方米幾克重的意思,通常磅數越重強度越高
材質與強度的關係
瓦楞紙的強度通常按紙張的磅數而有所不同,所謂磅數就是1平方米幾克重。
磅數越重,強度越高。
因此面紙、芯紙可依照包裝物的特性、使用目的來搭配不同磅數的紙。
面紙常見磅數
面紙-5 |
140g/m2 |
|
面紙-6 |
160g/m2 |
|
面紙-R |
170g/m2 |
最常使用 |
面紙-7 |
190g/m2 |
|
面紙-8 |
200g/m2 |
芯紙常見磅數:
瓦楞紙中間呈現波浪狀的紙,被兩層裱紙夾在中心,又稱為芯紙。
最常見以130g作芯紙,強化時則多選擇165g或200g。
芯紙-1 |
100g/m2 |
|
芯紙-S |
130g/m2 |
最常使用 |
芯紙-M |
165g/m2 |
強化芯 |
芯紙-N |
200g/m2 |
強化芯 |
什麼是瓦楞紙箱?
瓦楞紙的構造
瓦楞紙是由「面紙」和「芯紙」兩種原紙裱褙貼合而成。由於面紙在外層,又稱為「表紙」;芯紙則因為其形狀加工處理呈波浪狀,又可稱「浪紙」。由於瓦楞紙獨特的構造設計,具有足夠的強度可以保護產品,同時十分輕薄,便於攜帶運送,是目前各個產業用來運送、包裝產品時最主要的包材之一。
瓦楞紙的種類
單面瓦楞紙(二層裱褙)
常見應用:日光燈管、電燈泡等內包裝,也常用於緩衝包材,防止表面磨傷或裝飾用。
雙面瓦楞紙(三層裱褙)
常見應用:包裝盒、紙箱與展示架。為瓦楞紙包材中最為常用種類型。
多層瓦楞紙(五層裱褙)
多層瓦楞紙(七層裱褙)
如圖所示,多層瓦楞紙是由兩層、三層的單面瓦楞紙,中間再加一層面紙貼合而成,楞高較高(較厚),常用於常用於防止商品撞擊的緩衝材料及大型外包裝用。
最常見的楞高組合為AB,也就是A楞和B楞兩種不同厚度的瓦楞紙貼合而成。而七層裱褙則多見AAA,然市面上仍屬少見。
聯絡人 : 黃先生 0988-238989
Email : frank88.huang@gmail.com